▲銀河系概念圖
據《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日前刊發的一篇新的研究報告稱,來自美國耶魯大學和華盛頓大學、法國巴黎天體物理研究所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后預測,與銀河系具有相近質量的星系應該包含著不止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通常情況下,超大質量黑洞(SMBH)存在于巨大星系的中心位置,但有時它們也可能會在其宿主星系中“游蕩”——存在于遠離中心的區域,比如在環繞銀河系主體的、由恒星和氣體構成的近似于球形的“恒星暈”區域中。
天文學家認為,這種現象是星系合并的結果,經常發生在一個不斷膨脹的宇宙中——當一個較小的星系融入一個更大的主星系時,它會把自己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置于其新的宿主星系內部的一圈遼闊的軌道上。
這一跨國研究小組采用了一種最新最先進的宇宙學研究模擬手段,并將其命名為 “羅穆盧斯”(Romulus),目的是以超越之前所有模擬程序的高精確度來預測星系內部超大質量黑洞的動態活動。
該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耶魯大學天文和天體物理學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員邁克爾·特雷默爾(Michael Tremmel)說:“任何超大質量黑洞與我們太陽都不會靠近到足以對太陽系產生任何影響的距離——這是極不可能的。我們估計,每1000億年左右就會發生一次能夠影響我們太陽系的漫游黑洞的近距離接觸,換句話說,這一時間接近宇宙年齡的10倍?!?/p>
特雷默爾認為,因為預測漫游的超大質量黑洞位于離星系中心很遠且處于星系盤之外的地方,所以它們不太可能吸收增加更多的氣體,從而讓它們實際上對人類是不可見的?!拔覀兡壳罢谂Ω玫亓炕覀兊姆椒ㄅc手段,以便能夠間接地推斷它們是否存在。”特雷默爾補充道。
科界原創
編譯:朱明逸 審稿:三水 責編:南熙
英文鏈接:http://h5.scimall.net.cn/register?from=xh005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注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